其他生物

广东南澎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短刀偏文昌鱼及4种岩礁鱼类新记录

2021-01-08

2019-2020年,广东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并协同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南澎海域开展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本底调查,在海洋物种多样性方面有了两项新的发现。

通讯员供图

广东南澎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海东北端与台湾海峡西南端交汇的广袤海面上,地处福建、广东、台湾3省及东海与南海两海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区位优势明显,水文气候条件独特,海底地形地貌多样。


在南澎列岛周边海域开展的浅海大型底栖生物调查中,重新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短刀偏文昌鱼(Epigonichthys cultellus Peters, 1877)。南澳海域的短刀侧殖文昌鱼早在1962年就由张玺先生报道过;1974年闽南渔场资源调查时曾获得全长17.2mm、体高2.0mm的标本;1984-1985年台湾海峡底栖生物调查和1986年的台湾海峡南部综合调查和粤东石油开发区沉积生物生态调查中均获得样品,但在1989-1991年、2008年的调查中均未发现,因此在保护区建区时未被记录为保护对象。


短刀偏文昌鱼也称为短刀侧殖文昌鱼,隶属于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狭心纲,文昌鱼科,侧殖文昌鱼属,为头索动物的现存代表,在脊椎动物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被动物学家誉为“活化石”。


本次调查在12个浅海大型底栖生物调查站次中,共有7站次发现短刀偏文昌鱼,出现率58.33%,是该海域35年来首次重新记录。文昌鱼对栖息地的环境条件要求较为严格,大多数生活在水流较为平缓、水质清新、浮游生物丰富的海域中,偏好沙质沉积区。短刀偏文昌鱼的重新出现说明了该水域出现了适宜于短刀偏文昌鱼的生态条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澎列岛保护区建设的成效。


在2019年8月对南澎列岛周边岩礁鱼类的潜水调查过程中,发现4种南澎列岛海域新记录种,分别为孟加拉豆娘鱼(Abudefduf bengalensis)、克氏双锯鱼(Amphiprion clarkii)、蓝猪齿鱼(Choerodon azurio)、星斑叉鼻鲀(Arothron stellatus)。这四种鱼类均属于分布在水深60米以内的岩礁鱼类,其中孟加拉豆娘鱼、蓝猪齿鱼和克氏双锯鱼更适应于水温较高的水域;克氏双锯鱼(俗称小丑鱼),隐藏在海葵的触手中,在部分站位的密度甚至达到20尾/100㎡。


这些种类在该海域的发现从侧面提示调查水域的水温和礁区环境均适宜这些种类的分布,甚至揭示石珊瑚群落构成的岩礁环境具有一定的规模,能够支撑多种珊瑚礁鱼类的生存和繁殖。

 

来源:信息时报


微信图片_20210309150149.png

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科技城创意产业园二期

0898-88830883

微信公众号:hainanrehaisuo

Copyright © 2021- 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海南热海所是一家非营利性的省级科研机构,成立于2003年。热海所在珊瑚礁的研究中对珊瑚的全球性危机及解决方案等提出新的见解,在珊瑚礁的修复中取得新的技术成就,并大力推进珊瑚花园、百万珊瑚培育计划及珊瑚种质库建设,力争完成一次全球最大规模的珊瑚培育及珊瑚礁生态修复行动。


关注珊瑚礁国际论坛,

分享国际珊瑚礁研究新动态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