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Pixabay/CC0 Public Domain)
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沿海地区增加植树造林面积,可以大大减少到达珊瑚礁的泥沙流通量,并提高它们的恢复力。
这项研究分析了世界各地的5500多个沿海地区,发现其中近85%的地区沉积物会因为雨水泥沙作用流浸到珊瑚礁中,这是仅次于气候变化的、世界珊瑚礁所面临的第二大严重威胁。
来自昆士兰大学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科学中心(UQ's Centre for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Science)的Andrés Suárez-Castro博士指出,如果想减少人类对珊瑚礁影响,并获得保护工作的成功,就必须解决泥沙径流的问题。
Suárez-Castro博士解释称:“沉淀物的增加会导致水生生态系统对高温压力更加敏感,这会降低珊瑚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压力的适应能力。如果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联系,没有被重视和针对性管理,未来任何保护海洋环境和生物物种的努力,都可能是无效的。”
沿岸土地开垦、农业化学污染造成的过量泥沙径流,会增加泥沙向沿海水域的输送。
对此,Suárez-Castro博士指出,泥沙径流对珊瑚礁的影响之一,便是光线水平的大幅下降,而光线水平是珊瑚和海草生长和繁殖的关键。他和所在团队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是,让各国致力于沿海地区的土地和森林恢复,这将有助于减少泥沙径流影响。
他也强调了重新造林的重要性,因为这一做法保持了土壤稳定性,而土壤对限制侵蚀风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它还有助于捕获更多的沉积物,防止它们进入水生系统。通过减少沉积物和污染来建立珊瑚的恢复能力,也是提高珊瑚礁恢复潜力的关键。
如果减少泥沙径流的土地管理,不能成为全球优先事项,那么在气候变化面前,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将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一些科学家指出,虽然土地恢复活动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让各国和政府致力于恢复治理活动可能将是一个挑战。Suárez-Castro博士评论称,虽然许多珊瑚多样性丰富的国家都致力于大面积的土地恢复,这的确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情,然而,重新造林的成本以及政治和社会障碍,可能会使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难以实现。如果每个海岸盆地平均恢复1000公顷的森林,那么在6.3万平方公里的珊瑚礁中,到达珊瑚礁的陆地沉积物平均可以减少8.5%。
Suárez-Castro博士与其团队希望,地方当局可以利用他们的研究结果,来确定哪些地区重新造林会对珊瑚礁有最大好处。以此同时,巴黎气候协定等多项全球倡议正在将森林恢复理念置于全球保护讨论的最前沿。她表示称:“我们的方法可以与当地的数据相结合,以确定保护陆地和海洋多个生态系统的最佳‘双赢’行动。我们希望团队的研究,围绕更综合的陆地—海洋方法的重要性,能够促进更科学严谨、更有教育意义的对话。
(来源: Science X/ph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