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海南首个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在儋州市体育中心盛大启幕。这场以 “科普潮涌自贸港,创新驱动向未来” 为主题的科普盛宴,为期三天,由海南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儋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海南日报有限责任公司与儋州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共同承办。活动现场汇聚了近 100 家单位带来的超 1000 件展品,集中展现了多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公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学盛宴,珊瑚化石成 “明星展品”。
在活动现场,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简称热海所)的珊瑚化石展区无疑是最热门的打卡地之一,人气爆棚。红珊瑚、黑珊瑚、石芝珊瑚等多种珍贵的珊瑚化石被整齐地陈列着,它们独特的形态和神秘的魅力深深吸引了高中、小学、幼儿等不同年龄段观众的目光。面对 “珊瑚是动物还是植物”“珊瑚主要食物是什么”“珊瑚生长速度如何” 等一连串充满好奇的疑问,热海所的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着耐心与热情,细致地逐一解答,让每一位观众都对珊瑚这一海洋生物有了更清晰、更深入的认识。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参展的红珊瑚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广泛热议。热海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红珊瑚在深海中需要历经数百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其珍贵性不言而喻。海南日报的记者也被现场这热闹而浓厚的科普氛围所吸引,当看到热海所展板上介绍的珊瑚科普馆时,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即就与工作人员约定,将在近期前往科普馆进行专访,深入挖掘珊瑚背后蕴含的科学知识以及其在引导青少年爱护海洋生物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此次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公众搭建了一个近距离接触科技创新成果的优质平台,让大家能更直观地感受科学的魅力,更在传播科学知识、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方面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为海南自贸港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