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刚结束不久。“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丝绸之路的土壤,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展开建设新蓝图。珊瑚与“一带一路”也有不解之缘。想必这是一段源远流长的故事。
珊瑚,英文名为coral,来源于古希腊语,意味古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相传古希腊的某位英雄,杀死了三个蛇发女妖中的美杜莎,并把她的头颅悬挂在海边的一棵树上,她的献血流入地中海,便成了红珊瑚。

在古代世界,珊瑚作为一种惊艳动人的奢侈品,得到各国商人及统治者的青睐。一般认为珊瑚是由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1453年)兴盛时期的意大利人最先发现。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通商夷道两条路线向东方传播,珊瑚遍及欧洲、非洲、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东亚等广大地区,及阿拉伯海、印度洋、太平洋等广袤水域。

中世纪欧洲的贵族就已有将珊瑚作为饰品佩戴,或将珊瑚枝放置家中作为地位的象征,中国帝王、富豪对珊瑚也多有收藏利用。
珊瑚与陆上丝绸之路

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中国商人用丝绸换取西方琥珀与珊瑚之类的宝物,珊瑚得以流入中原。
珊瑚与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汉高祖时期,位于今广东一带的南越国早已有了珊瑚;
·汉武帝时期,中国船队从广州出发,远航至东南亚诸国贸易;
·公元1世纪中叶的罗马商人发现了一条直抵当时中国领土的交趾航线,史实记载罗马商人带来无数异物,其中就有红珊瑚。

珊瑚因丝绸之路得以广泛传播,它的美,被世人称赞千年。
敬美丽的珊瑚!
《咏珊瑚》 ——韦应物
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
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