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ter Harrison教授,试管受精珊瑚在2016年首次种植,2021年首次孵化;SCU)
人们都在希望,出现一个创新的想法,使陷入困境的大堡礁得到帮助与拯救。此前,大堡礁基金会(GBRF)曾对外宣布,“珊瑚试管婴儿”首次在一个先前退化的珊瑚礁上成功繁殖。
GBRF董事总经理安娜·马斯登(Anna Marsden)在公告中提到,“看到这些珊瑚宝宝已经从微小的幼虫长到餐盘大小,我们感到非常兴奋,它们不仅在白化事件中幸存下来,而且现在正在自我繁殖——帮助生产可以恢复退化珊瑚礁的那些幼虫。”
由于气候危机,标志性的大堡礁正面临威胁。自1998年以来,珊瑚礁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白化事件,当时水温高于正常水平,迫使珊瑚排出为它们提供食物和色素的藻类。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只有 2% 的珊瑚礁没有受到这些事件的影响。
为了拯救珊瑚礁,GBRF开发了一种创新策略,称为珊瑚试管受精(Coral IVF ),让小珊瑚生长,然后帮助受损的珊瑚礁重新繁殖。
对于这种策略方法,GBRF解释道:“我们的研究人员从健康的珊瑚礁中捕获珊瑚卵和精子,帮助培育产卵。并在珊瑚礁上特别设计的浮动池和水箱中,养育数百万个小珊瑚。当它们一切就绪,我们会把它们送到受损的珊瑚礁上,让它们恢复和繁殖。”
据《悉尼先驱晨报》(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报道,该基金会一直在测试这一创新方法,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苍鹭岛附近的受损珊瑚上种植试管受精珊瑚。试管受精珊瑚于2016年首次种植,今年首次产卵。
此外,南十字星大学(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的珊瑚专家,彼得·哈里森(Peter Harrison)告诉《悉尼先驱晨报》(Sydney Morning Herald),他已经在新加坡成功测试了这个想法,但这是第一次在大堡礁进行测试。他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在大堡礁这是第一次——第一个周期,有人能够展示珊瑚的生长过程,从幼虫在珊瑚礁上栖息到繁殖。”
大堡礁基金会(GBRF)指出,珊瑚体外受精试验产生了22个生物菌落,它们已经在漂白事件中幸存下来,并长大成熟。
新阿特拉斯(New Atlas)解释说,珊瑚体外受精(Coral IVF)过程中生长的珊瑚更能抵抗白化,因为它们是在苗圃中与一种名为虫黄藻的藻类一起生长的,这种藻类在实验室中培养出来的耐热性比常见品种更高,它与珊瑚幼虫配对的时间也比在野外更早。这意味着珊瑚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因为它们有更多的能量,并且生长得更快。
那么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呢?答案是扩大这种科学创新方法。
彼得·哈里森(Peter Harrison)教授告诉《悉尼先驱晨报》(Sydney Morning Herald),他们计算出的结果是需要开始培育数千万或数亿个这样的幼珊瑚,才能开始大规模繁殖。而所有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
可以确定的是,这次试验最终的成功对整个珊瑚礁来说,会是个好消息。安娜·马斯登(Anna Marsden)在GBRF的声明中也提到:“拯救大堡礁是一项巨大的任务,但有证据表明,这项创新的、前沿的科学工作,给了我们希望。”
(资料来源:EcoWatch)